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支撑作用,不同的区域经济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环境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总是体现出不同类型地域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扑面而来的新世纪,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弘扬地域文化优势,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各具特色并互有差异,同时,也孕育了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地域文化。
区域经济决定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发展因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而呈现出区域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它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区域经济过程也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所处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如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就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同时,又有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台湾文化、西域文化、徽州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地方文化,构成锦绣中华的历史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奇葩。在我国古代,徽商兴旺之时,扬州巨贾多为徽州人,他们回家乡大兴建筑,使带有扬州色彩的砖雕、木雕、石雕等徽州之雕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经营有成的徽州商人投资兴学,极大地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发展,近200年间,出了519名进士,在全国排前五位;各类才俊层见迭出,如理学家朱熹和戴震、数学大师程大位、物理学家郑复光、画家黄宾虹、教育家陶行知、音乐家张曙、国学大师胡适等,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徽州盐商征集苏州名伶,组建家庭戏剧班子,导致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四大徽班进京,由此诞生了风靡全国的新剧种———京剧,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对地域文化支撑作用的具体体现。再如,古代齐鲁大地资源充足,物产丰富,社会安定,由此孕育出我国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孔孟儒学,在经济活动中,又形成了儒商文化,对齐鲁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文化并不是随经济亦步亦趋地发展。文化有自己的独立性,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稳定性。文化除受经济的根本作用外,还受历史积淀、传统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过去经济发达,后因多种因素落后了,其文化影响力仍可能因惯性持续很长时间。如今天的关中、西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如沿海地区,但其科教实力、文化繁盛程度仍属国内前列。而在一个地区经济抬头、商业始兴之时,倒往往伴随着文化的拮据、知识的贬值。如清朝的“晋商”名震全国,但山西当时却是重商轻文。在当代,温州、深圳经济的腾飞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但兴旺之初,文化积累也显得十分匮乏。
地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无可避免地感受到文化背景的深沉力量。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分析各地商业活动,无一例外地揭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如齐国“其俗宽缓阔达,有先王遗风”;邹鲁“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好礼,地小人众,俭啬”等。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在当代,文化力量对于经济效益的作用日益显著。一方面,人们享受着文化背景所赐予的灵感和力量;另一方面,他们也日益感受到消极文化所带来的惰性与锁定效应。
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贫困的经济。目前,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及江浙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中,历史传统、科技人文等地域文化因素即是重要一方面。自宋代以来,该地区即是中国经济最为富庶、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该地区的文化水平高,商品意识浓厚,又有着经营工商业的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对该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起飞和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
地域文化类型致使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地区,每一个大的文化区又可以划分为相当数量的亚文化区。这些有着相似或相同文化特质的文化地理区域,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如南方文化中的主体文化———长江文化,就划分为巴蜀文化、滇文化、黔文化、荆楚文化、赣文化、吴越(江浙)文化、江淮文化、闽文化、岭南文化、桂文化等,这些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在相同的文化规则下聚合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再如黄河文化中的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豫)等,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这些不同文化观念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例如,山东省境内的齐文化和鲁文化就造就了不同特色的区域经济。从历史上看,鲁国认真推行周制,而齐国则“简其礼”,从而导致齐文化轻灵,功利,世俗色彩浓;而鲁文化厚重,伦理色彩浓。今天山东境内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齐地的经济强于鲁地,固然有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作用,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虽属第三产业,但又依托一、二产业,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对于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例如山东的泰安、青岛、曲阜,陕西的西安,四川的成都,云南的昆明,西南重镇重庆,长江三角洲明珠上海以及首都北京等地,人文荟萃、名胜云集,吸引众多外地人前去旅游观光,带动了上述地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形成连锁反应,促使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相应有所发展。当前颇为流行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即是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今天,文化主动地为经贸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带动经济起飞,是一些地区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扑面而来的新世纪,各地区在思考、制定区域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高度重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把文化发展放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心,各地都在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只有经济一种手段,还需要逆向、发散思维,反弹琵琶,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就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文化产业的开发是全球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趋势,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等活动中。文化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经济建设课题,也是文化建设课题,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技术及伦理道德即文化的支撑。大到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小到企业生产与管理、名牌产品的创立,都是非常复杂的文化活动,需要综合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底蕴与储备显得至关重要。没有文化的配合,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
其次,遵循正确的原则、方针,促进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协调发展。一是并重与同步原则:经济与文化是每一个区域发展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发展要相互促进,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两个文明建设双翼齐飞。在具体发展规划中,要坚持同步原则,同时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目标、方案,使之成为一个发展整体。二是系统与战略原则:一个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统一配合,协调一致。三是继承与创新原则: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积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过硬的名牌项目、产品和产业,防止简单机械照搬和复古倾向。
第三,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富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挖掘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形成产业特色为指导,以一、二、三产业为依托,以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为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各方面要求的结果。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规范文化市场、平衡产业结构、开拓就业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内容非常广泛,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文化底蕴丰富。加快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既能加强当地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又能推动交通、通讯、工业、商业、城建等许多行业的发展。二是打“地方牌”,开发名牌产品。要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民俗资源,开发适合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是以开发利用为目的,加大投入,搞好文物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不能只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维持性保护,要走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以开发利用带动文物古迹的保护,自我增值,滚动发展,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四是利用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这又包括搞好地方史志的编撰出版、利用文物古迹对人们进行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爱国爱乡教育等。